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可节粮上千亿斤
ze: 14px; line-height: 28px;"> 光明日报北京5月21日电(记者杨舒)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于21日在京联合发布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》和《2023全球粮食政策报告》。国粮其中,食全损可上千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》显示,产业到2035年,链减若我国粮食收获、节粮储藏、亿斤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,国粮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%,食全损可上千可降低三大主粮损失约1100亿斤,产业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一个千亿斤增产行动。链减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介绍,节粮当前中国三大主粮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。亿斤报告测算显示,国粮稻谷、食全损可上千小麦和玉米的产业全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.2%、16.7%和18.1%,约占三大主粮总产量的 20.7%。其中,收获、储藏、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较高。以水稻为例,由于我国稻米行业过度加工较为严重,水稻在加工环节损耗最多,损耗率高达10.95%。2020 年,我国大米加工业的平均出米率为64.5%,而日本等加工技术先进国家的出米率水平一般为70%左右。因此,亟待加强粮食减损技术支撑。 报告模拟结果表明,到2035年,若通过科技进步、农技推广、全民节粮减损行动等措施,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在当前基础上降低40%,我国可实现粮食损失减少约1100亿斤,口粮完全自给,玉米自给率提高至96.8%,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千亿斤增产行动。从实现千亿斤粮食减损路径来看,到2035年,若实现粮食收获、储藏、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,收获环节可通过“低损优良品种+高质量农机+熟练农机手+适时收获”减损159亿斤,储藏环节可通过“及时干燥+先进储粮器具+科学储粮方法+降低储粮成本”减损446亿斤,加工环节可通过“推动全谷物加工+适度加工”减损260亿斤,消费环节可通过“培养消费者减损观念+实施餐饮环节减损奖惩措施”减损213亿斤,实现粮食损失降低1078亿斤。 据了解,今年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第6次发布《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》。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新形势、新问题和新挑战,定量评估模拟农业政策变化和外界冲击对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影响,为研判未来农业产业发展趋势、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制度安排与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决策参考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李嘉诚都离不开的男人 霍建宁“打工皇帝”称号由来
-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
- 前8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20.4%
- 前8月国企营收同比增长9.5%
-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回笼200亿元 资金到期量规模大
- 营业部老总偷看百亿私募账户信息 被罚53万元
- 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额首超百万亿元(经济聚焦)
- 全国银行卡交易规模显著回升
- 安防企业转变发展战略 具体可从四方面入手
-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
- 前10个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.6%
- 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.08万亿元
- 倍加福传感器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
- 春晚观众中60万大奖 屏蔽客服电话 京东发微博寻人
- 万吨级煤基可降解材料项目投产
- 工信部: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
- 多乐士2023全球色彩趋势正式发布 野麦黄让生活随心而野
- 汽车制造业利润实现由降转增
-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
-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6%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